2025年7月3日,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3级音乐学学生赴阜阳市太和县,调研团队以太和县文化馆为起点, 开启了一场丰富多彩且意义深刻的文化探索之旅。
(安徽师范大学 董文卿 供图)
红歌合唱:传承红色精神
团队与太和老年大学的叔叔阿姨们相聚在文化馆的活动室,共同开启了一场红歌合唱之旅。当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的旋律响起,大家精神矍铄,歌声洪亮而激昂,每一 个音符都饱含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。团队深受感染,也跟着放声歌唱。在合唱中,仿佛听到了他们那个年代的革命故事,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里,无数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,抛头颅、洒热血。团队成员学习到了老一辈人对革命理想的坚定追求和对祖国 的无限忠诚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要从红歌中汲取力量,传承红色基因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 勇担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同学们与清音传习所的老师们合唱(安徽师范大学 董文卿 供图) 特色文化探秘:领略太和魅力
种子画:指尖上的艺术
种子画也叫五谷画,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。种子画通过种子的巧妙组合, 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,具有质朴、自然的美感,展示了创作者的艺术技巧和创造力 。以毛泽东为主题的种子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缅怀和纪念,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。
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种子画(安徽师范大学 董文卿 供图)
舞狮:刚柔并济的中华魂
舞狮是一项颇受关注的民俗活动。馆内会开展与舞狮相关的体验、教学等活动,让市民尤其是大学生等群体参与其中,感受舞狮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。团队成员可以亲手触摸、穿戴舞狮道具,了解舞狮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技艺特点,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,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。
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体验舞狮文化(安徽师范大学 董文卿 供图) 剪纸画与非遗面塑:传统技艺的魅力
在剪纸画展示区,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令人目不暇接。有坚韧不拔的黄山迎客松,有壮阔雄伟的山水图,还有寓意吉祥的“龙腾盛世”图。透过这些美丽的作品,仿佛看到那些艺人手中的剪刀有魔力一般在纸上轻盈地舞动,而在非遗面塑展示区,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栩栩如生的面塑孔雀。孔雀的羽毛色彩斑斓,每一根羽毛都清晰可见,仿佛随时都会展开翅膀飞翔。在艺人灵巧的手中,这一块块面团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。“这些传统技艺真是太厉害了,我们要把它们传播出去,让更多的人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。”
面塑孔雀(安徽师范大学 董文卿 供图) 参观好人馆:感悟道德力量
最后,团队参观了太和好人馆。馆内通过图片 、文字、实物等多种形式,展示了每一位太和好人的感人事迹。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,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,被这些好人的事迹深深打动。这些好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善美,他们是众人学习的榜样,每个人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,传递正能量。
(安徽师范大学 董文卿 供图)
此次太和县文化馆之行,所有团队成员不仅领略了太和县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,更在红色精神与好人精神的熏陶下,明白了传承与担当的意义。这些文化瑰宝和精神力量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。团队成员将带着这份收获,在今后的生活中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弘扬社会美德,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,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文字|靳静茹 周奕琪
图片|董文卿 刘梦迪 邓文羽
编辑|董文卿
审核|屈浩雨 王晴
推荐阅读: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